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扫描

媒体扫描

科技日报《科技海归:追随国运写伟业——90年代留学归国科技人员群英谱》

  • 发表日期:2009-01-14 【 【打印】【关闭】
  •  1995年1月30日,农历除夕。

      下午3∶20分,一架从德国斯图加特经瑞士苏黎世飞往北京的航班在首都机场降落。刚刚在德国拿到博士学位的姜胜耀走出机舱。虽然舱外寒风凛冽,但他的心里温暖而踏实。他不由得感叹道:“终于回来了!”

      在清华大学拿到学士、硕士学位后,姜胜耀于1991年远赴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世界著名的核反应堆专家D.Emen鄄doefer及世界著名热工专家E.Hahne教授。拿到博士学位证书两个月后,他就迫不急待地踏上回国的航班。

      姜胜耀只是众多留学回国才俊中的一员。进入到上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大业已推进10几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确立,远赴海外留学且学有所成的一批科技人才,把开辟事业的目光投向了祖国。

      “不管什么时候一定要回来”

      郗小林,中国工程院研究室一位普通的干部。他的回国经历可以说是那个时代留学生回国的“缩影”。

      1978年,24岁的郗小林考上了文革后的第一批研究生,在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10年后,他来到大洋彼岸的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攻读工程和公共政策博士学位,师从后来的美国科学院院士摩根教授。1989年,当时的美国总统老布什宣布,凡是在1989年6月4日之前到美国的中国留学生都可以申请并获得美国绿卡。

      “我根本就没想申请绿卡。我是中国人,将来还要回国工作,报效祖国。”不少人劝郗小林:快别犯傻了,你可以先申请一个绿卡,将来你想走,也不会影响你回国呀。郗小林依然没有动心。他的想法很简单:虽然国内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都无法与美国相比,可美国不是我的祖国。

      1994年6月,郗小林离开美国能源部国家实验室,在一些人困惑的眼光中回到了故乡。他认死理儿:“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草窝”。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在中华大地改革开放的春风中,一批优秀的青年才俊,迈出国门,在异国他乡贪婪地吸吮着先进的科技理念和人文精萃。几载寒窗之后,众多留学生选择回国效力。

      “在我看来,回国很正常。”在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教授顾卫眼里,回不回国压根儿不是问题。1985年硕士毕业的顾卫一直有着一个留学梦。4年之后,已经33岁的顾卫东渡扶桑,第二年成为日本国立鸟取大学生物环境科学专业的博士生。

      “我是50年代出生的人,在成长的前半段受到的都是正面教育,学雷锋,学毛泽东思想。那个时代的教育使我们这个年纪的人爱国心、责任心、上进心都非常强。我出国是去学习,自始至终都想着将来一定要报效祖国,不管什么时候一定要回来。”顾卫与夫人都在日本拿到了博士学位,以他们的水平在当时的日本从事学术研究,完全可以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但1998年,他与夫人双双返回大陆,圆了自己报效祖国的梦。

      “中国的发展和繁荣要靠中国人自己干”

      1994年,30岁的谭铁牛在英国找到了“铁饭碗”:他通过公开竞聘获得了英国知名学府雷丁大学的终身教职。

      他的科研成果曾上过BBC电视节目,他还被差额选举为英国第7届机器视觉和模式识别学会10位执行理事之一,成为该会有史以来第一位非英国籍理事;他还曾获得过第7届英国机器视觉年会最佳论文奖。他逐渐赢得了英国和其他国家同行的称赞,成为该领域小有名气的中国科学家。

      这个从湖南茶陵乡间一步一步走出国门的中国青年,在煤油灯下推导过数学公式,山坡上背过英语单词,黄牛背上背读过唐诗宋词,在家乡几间泥瓦教室里完成了小学和初中的学习。初中毕业时,这个全县第一的学生,因家庭困难准备放弃读高中。“县政府和茶陵一中的领导知道了我家的困难,破例减免了我的学杂费并给了我最高的助学金,让我顺利完成了高中的学业。”1980年,16岁的谭铁牛考入了西安交通大学。1985年,他又获得教育部的资助到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深造,并于1989年顺利获得博士学位。

      在英国,谭铁牛有自己的研究助手、自己的博士生、自己的研究项目、自己的研究小组。这是任何一个科研人员所期盼的。他也有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优裕生活:自己的二层洋楼、花园和汽车。

      然而,1996年,他与同在一所大学、也有了一份专业对口的终身职位的妻子一起,双双向雷丁大学递交了辞职书,卖掉房子、汽车,于1998年初带着刚满周岁的儿子登上了回国的班机。

      丢掉国外优厚的条件,甘心回到还不算富裕的祖国;放弃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国外终身教职,加入到国内的科研行列。这种人生轨迹似乎用一般的理由是解释不清的。他说,中国是我的祖国,中国的发展和繁荣只能靠我们中国人自己干,我的事业在中国。

      不论是谭铁牛,还是姜胜耀、郗小林、顾卫,他们回国只有一个理由:爱我中华。

      “回国是雪中送炭”

      刘力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留学生”。他先在国内拿到了博士学位,之后于1997年到德国维尔兹堡大学做博士后研究。这是一种学习性的研究。他研究了果蝇在不同背景中抽取信息的能力,并在顶级科学刊物《自然》上发表了论文。当期《自然》为该篇论文配的“评论”称其“采用巧妙的实验技术开始精细地分析果蝇是如何学习记忆视觉模式”。

      两年的博士后研究结束后,刘力在1999年底又回到了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没有一流的设备和充足的试剂,刘力眼前的条件十分简陋。他与自己的实验员挤在一间小办公室里工作,没有经费他先向重点实验室借了5万元……中科院和基金委面上项目给了他支持。

      顶着压力,他沉默了5年,奋斗了5年。在带领研究组重复实验两万余次的基础上,终于又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高水平的论文:《果蝇脑对两种视觉参数的记忆》。《自然》同期配发的评论文章指出:“这项工作清晰地表明,通过遗传学手段使果蝇成为研究神经结构及其功能的较好模型……事实上,在定位记忆方面可能是最好的模型之一。”

      面对记者的提问,刘力面带微笑地说,在国外是给外国人干,在国内是给咱中国人自己干。

      为中国做科研,提高中国的科技水平,这是许多留学归国人员的共同心声。

      1994年从美国归来、如今已担任中科院副院长的李家洋院士当年回国的一个想法是“雪中送炭”。他说:“我一直都做着回国的打算。在发达的美国,自己最多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但对当时的祖国,就有可能是雪中送炭了。”

      李家洋是1985年去美国布兰代斯大学读生物学博士的,1991年又到康奈尔大学汤普逊植物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

      回国后的李家洋,从对南芥的研究转向水稻研究。他与中国水稻研究所钱前研究员领导的课题组合作,不仅发现了控制水稻分蘖的基因,而且成功分离和克隆了这一基因,从而在水稻分蘖分子调控机理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在揭示水稻高产的分子奥秘上迈出重要一步。《自然》杂志发表了关于这一研究的论文,研究进展被选为2003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之一。

      1998年从英国归来不久,谭铁牛即被任命为中科院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和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所长助理。瞄准国际学科前沿、紧扣国家发展的战略需要,谭铁牛在实验室开辟了几个新的研究方向,包括动态场景的计算机视觉监控、基于人的行为和生物特征的人物识别与身份鉴定以及数字多媒体数据的水印处理等。1998年,谭铁牛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人事部“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基金,并入选国家“863”智能计算机专家组成员,2004年成为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0年来,他一直从事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等领域的研究,推动了我国对纹理分析、生物识别、物体识别与运动分析等问题的深入研究。

      姜胜耀从德国留学归来后,在清华大学从事反应堆热工水力学及两相流动不稳定性研究,先后担任国家“十五”863计划能源领域后续能源主题专家委员会成员、主题管理专家,教育部“先进反应堆工程与安全”重点实验室主任。

      看到了光明的未来

      上世纪90年代回国的留学生可以说是改革开放后归国的第二批。同80年代的第一批相比,他们不但人数增多,而且整体水平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之所以如此,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国家为发展科技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人才培养计划。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科研队伍的状况令人担忧,人才老化、后继乏人的问题十分严重。那时,科研一线的学科带头人的年龄基本上都在50岁以上,多数人早已过了创新的最佳年龄。据统计,1992年,中科院研究员的平均年龄为53岁,而全国高校的教授中56岁以上的就占了80%。到世纪之交前后,这些研究员和教授绝大部分都将退出科研第一线。科技人才面临青黄不接的形势。

      时代呼唤着人才计划的实施。

      改革开放以后,在国内最早启动人才支持计划的是中科院。同年,国务院设立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目的是促进高层次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鼓励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回国工作或以适当方式为国服务,加速培养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带头人。

      1996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主要用于支持分布在39所大学的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质、海洋、基础农学和基础医学等15个专业的83个基础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

      199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又设立了青年科学基金,专门为35岁以下的青年科技人员的成长提供帮助……

      国家对人才的重视,对青年科技骨干的渴望,以及对科研投入的增多,使留学生们看到了祖国光明的未来。同时,面对国外先进的科技,他们广泛地吸收了营养,回国后回馈给自己的祖国。他们以个体的微薄之力,用科学技术推动着中国的进步。

      他们,与在改革开放中迅速腾飞的祖国一起书写着华丽的人生。

     

    http://www.stdaily.com/gb/stdaily/2008-12/20/content_8908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