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扫描

媒体扫描

科技日报《李泽飞:从院所中来,到企业中去》

  • 发表日期:2008-05-30 【 【打印】【关闭】
  • 据《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报告(2003)》显示: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或者应用于生产的项目数,人均为0.78件;其中成果转换为产品或者应用于生产的项目数为零的占74.5%,近7成以上科研工作者成果转化率为零。而科学技术要真正成为“第一生产力”,对社会和经济生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关键在于科技成果的转化。———题记

      

    429日,“汽油在线自动优化调合模型及系统软件开发与工业应用”通过由中国科学院组织召开的科技成果鉴定。鉴定专家组认为,该项目提出的汽油辛烷值调合规则、汽油生产的计划、调度排产及在线优化控制算法,以及以此为基础开发的软件系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打破了国外垄断,大大增强了我国石油石化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综合竞争力;该项科研成果在石油石化行业推广应用,对提升中国石油石化产品质量,增强石油石化企业国际竞争力,促进节能减排、资源优化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汽油油品在线优化调合系统”研发团队的领导者,李泽飞研究员并没有因为权威专家的高度评价而止步不前,他更加冷静地审视着石化行业乃至传统产业中的技术瓶颈:“许多生产流程中都存在自动控制的问题,这其中我们大有可为。”

     

    让我国油品调合走向“自动化”

     

      “汽油油品在线优化调合系统”———这个听起来拗口的技术名词有何玄妙,以致得到如此高的评价?

     

      “就像酒的勾兑一样,油品也需要调合,才能形成不同类型的汽油。”李泽飞解释说,我们平时所使用的93号、97号等汽油油品都是石化企业用人工调合而成的,很难达到一次调合成功。而“汽油油品在线优化调合”技术,使汽油调合由人工控制转变为全自动在线控制,可以精确调控油品的性能指标,并实现一次调合成功率100%%

     

      “发现这个项目实属偶然。”李泽飞说。

     

      2000年,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开始飞速上涨,成品油调控技术成为控制国内石化企业效益的关键,而这一技术一直被国外公司垄断,国内企业普遍使用的是人工调控,很难对汽油生产进行全局优化,导致组分应用不合理,成本偏高,利润不大。

     

      在一次中科院自动化所与石化企业的座谈会上,对企业需求高度敏感的李泽飞,捕捉到了这个信息,开发成品油在线调合系统成为他新的攻关目标。说干就干,向院领导汇报,与大庆石化分公司沟通,在科研经费还没有落实的情况下,李泽飞就带领着他的团队来到大庆,开始了项目论证。

     

      攻关从“体验生活”开始

     

      初到大庆,技术工人们的态度和东北的天气一样,让人一时难以适应。“开始的时候,工人们对我们很不以为然。”李泽飞对于当时的“遭遇”并没有太多的怨言,只是和他的同事一起,扑到生产线上,“经过半年的‘体验生活’,我们熟练的掌握了工艺流程,每个人都能在生产线上进行人工调控时,也就得到了企业的信任。”

     

      随后,经过200多组小样进行调合实验,对“调合模型”、“优化算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且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调合计划”、“调合调度”、“在线优化”、“现场控制”、“罐区计量控制”软件系统。向中石油汇报后,经过3次论证,一致认为方案可行。

     

      200312月,“汽油油品在线优化调合系统”第一次用于大罐调合,由于之前扎实的理论研究和小样试验,大罐调合几乎没有偏差,这嚼钤蠓善奈牢浚骸耙郧叭斯さ骱弦还奁托枰饺焓奔洌衷谟梦颐钦飧鱿低辰?/SPAN>10几个小时就可以了。”

     

      20044月,中石油组织科研项目验收,建议该系统在大庆石化进行工业化应用。

     

      20061月,工业化投资项目正式启动。

     

      200710月,“汽油油品在线优化调合系统”在大庆石化分公司上线投产。项目共投资2600万,其中300万用在调合系统方面,而大连石化引进的国外同类设备则花费了1.25亿,用于调合系统的费用是8000多万。据计算,如果我国50多家中等规模炼油厂全部实施油品调合技术,仅汽油生产一项每年将为国家产生几十亿元的直接经济效益。

     

      “泡”企业拿下多个“第一”

     

      “项目研发阶段,我们的很多同事一年中有300天都在大庆。”李泽飞说。对于自己的工作,他却不愿多提:“这个团队中每个人的贡献都不可或缺。”

     

      李泽飞的办公室在中科院自动化所模识楼三层的一角,随意的布置看得出他对自己的办公环境要求不高:“我每年大概只有三分之一的时间能呆在所里。”其他的时间,李泽飞基本上都泡在了企业。

     

      谈起自己与企业的合作经历,李泽飞如数家珍。1989年,硕士研究生期间,在导师带领下,他参与了对纺织厂200千瓦的电机调速系统开发,开发出“大功率调速系统”。“这是我第一次接触企业,那是当时国内第一次对大功率电机进行系统控制。”

     

      读博期间李泽飞又参与了对山东莱芜钢厂“烧结过程的优化控制”的项目,通过控制操作的速度和温度等工作条件,大大提高了铁矿石的含铁量。

     

      与企业的合作很多,而最让李泽飞富有成就感的还是“石家庄大经塑管自动化生产线”项目,这也是由李泽飞领衔带领自己的团队所做的第一个项目。

     

      2000年,李泽飞带领其当时的团队涉足塑管行业时,曾被德国专家讥讽为:“这个东西国产化是不可能的。”事实证明,在与企业的密切合作中,他们做到了。大径塑管用于城市排水系统,塑料管比起钢管来重量轻、焊接方便,而且遇到地质构造变动时不容易漏水。这也是唯一一条国内自主生产的城市排水管线自动生产线,现仍在使用。

     

      关注点立足企业需求

     

      李泽飞喜欢与企业合作,一方面是受到导师强调实践性、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的影响;另一方面就是被企业工作人员那种真诚和踏实做事的态度所打动。“与企业的人接触可以反观自我,是一个互相学习的过程。”李泽飞说。

     

      李泽飞喜欢泡在企业,企业也欢迎李泽飞这样的科研工作者。如今,许多项目结束了,当时的合作伙伴们依然保持着联系,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当问及与企业合作有何“法门”时,李泽飞微微笑了一下,淡淡地说:“也没有什么经验,如果非要说什么经验的话,我想应该是切实了解企业的需求,从企业的角度考虑问题。”

     

      两个多小时的采访中,李泽飞一直重复着这样一句话———了解企业的需求。“这句话听着很好理解,但真正做到的却不多。”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李泽飞发现企业对技术的需求是很迫切的,很多情况下企业人员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科研人员到实际生产第一线,可以帮助企业发现问题,从而找到解决的方法,但前提是踏下心来充分了解企业现有的工艺流程。”他说。

     

      成就感来自成果转化

     

      当谈及一直与企业合作,会不会影响到自己的科研成绩时。李泽飞说:“企业需要的不是文章,而是解决问题。”论文数量的多少确实是检验科研人员的标准之一,但看到自己研发的产品能够用到企业生产第一线,为企业降低成本,解决企业的燃眉之急,李泽飞认为这是他作为科研人员最大的成就感。

     

      “其实与企业合作是对科研人员更大的考验,尤其是像石油化工这类高危行业,控制系统应绝对成熟,确保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否则一旦出现问题,造成的损失将不可估量。”虽然为企业服务没有专注于研究那么纯粹,但是李泽飞乐在其中。

     

      针对现在国内企业普遍倾向于用国外的控制系统,对国内研发的系统存有抵触心理这一现象,李泽飞认为:“这也不完全是企业的责任,这与国内研发的系统不稳定、运行一段时间后出问题,造成企业不能连续生产有很大的关系。其实从根本上讲,就是与科研人员没有从企业的角度出发,没有完全考虑到企业的需求有关。”

     

      如今,由李泽飞带领他的团队自主研发的汽油在线自动优化调合技术在中石油企业成功实施后,得到了国内石油石化行业的广泛认可。

     

      谈及与石油行业合作的感受,李泽飞说:“在石油行业大有用武之地。”在汽油在线优化调合技术的基础上,结合行业需求,李泽飞带领他的团队目前又向中石油提交了柴油在线优化调合技术研发的建议报告。

     

      ■人物档案

     

       李泽飞

     

      19651月出生,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研究员,中共党员。19887月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工业自动化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889月至19947月在北京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直接攻读博士学位,于19947月获工业自动化专业工学博士学位。19961月至19984月在中科院自动化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出站后留所工作至今。

     

      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先进控制与工业自动化的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完成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与国家863计划项目。近年来,完成“大径塑管自动化生产线研制开发”、“大庆石化分公司汽油在线优化调合模型及系统技术开发”,以及多项国债投资项目,累计合同额近2000万元,所完成的“多道心理测试仪”产品获国家“九五”科技攻关计划优秀成果奖,发表论文10余篇。

     

      http://www.stdaily.com/gb/stdaily/2008-05/28/content_8176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