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扫描

媒体扫描

中国科学报:将3D打印从实验室推向市场——走进中科院自动化所社会制造平台3D打印实验室

  • 发表日期:2013-08-28 【 【打印】【关闭】
  • 当《中国科学报》记者近日推开中科院自动化所自动化大厦911实验室的大门时,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数台各式各样的3D打印机。正对着门口的实验桌上,一台3D打印机正在“嗞嗞”地运行着,一个设计精巧的艺术花瓶刚打印出底面。
    这里是中科院自动化所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所属的社会制造平台3D打印实验室。由其推出的3D打印机产品,曾在今年的科技周、科博会和自动化所开放日上多次展出,引起公众关注。
    3D打印技术是以3D模型为蓝本,通过软件将3D模型进行分层离散化处理,由数控成型系统利用激光束、紫外线、热熔等方式,将树脂、陶瓷粉末、塑料等特殊材料在平面进行逐层成型扫描,并进行堆积黏结,最终叠加成实体产品。
    2012年,3D打印实验室在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李双双就是那个时候进入3D打印实验室工作的。
    “是什么样的动力,让你来到这个新成立的实验室工作?”记者问旁边的李双双。
    “3D打印是个很有潜力的领域,市场应用会非常广。”他回答说。
    生于1987年的李双双在面对记者时虽稍显腼腆,但提及专业内容时,有着一种超越年龄的老成。
    “这台3D打印机所用的材料是液态光敏树脂,那边那台打印机所用的材料是塑料。”他逐一向记者介绍实验室的3D打印机产品。
    虽然自动化所的3D打印实验室刚成立不久,但目前的研发团队已发展到30多人,并推出了多款产品。在今年5月自动化所的开放日上,记者曾看到,许多来参观的中小学生对这些3D打印机打印出的模型爱不释手。
    “那台正在打印艺术花瓶的机器是买的,但这几台打印机是我们自己设计制造的,从硬件到软件,全都由我们自己开发。”李双双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他主要负责网站平台开发,实验室的另一个同事沈震主要负责3D打印机的研发。
    实验桌上,堆放着3D打印机打印出的各种复杂立体模型,既有惟妙惟肖的人物造型,也有小巧玲珑的摆件,一些花朵模样的艺术花瓶更是精巧别致。
    看见记者在把玩一个网状的立体模型,沈震指着一台打印机介绍说:“就是这台机器打印出来的,这台机器是我们自己开发设计的,所用的材料是液态的光敏树脂。”
    沈震的工作内容是不仅要使打印机能打印出三维模型,还要把打印机设计得美观大方。“我们下一步就是要着重进行打印机的外观设计。”
    记者看到,沈震指示的3D打印机上有一个触摸屏。点开里面的“设置”命令,可以为打印机选择中文、英文等操作语言,方便实用。
    “像这些模块,都是我们自己设计开发的。”李双双说,“下一步我们的目标是让产品实现规模化应用,所以多语种设计很重要,要能为客户提供便利。” 他告诉记者,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飞跃还提出了“社会制造平台”的概念。这个平台将互联网、物联网和物流网与3D打印机组成的社会制造网络无缝连接,将社会需求与社会制造能力有机地衔接起来,从而有效地实现需求和供应之间的相互转化。
    “社会制造平台主要由3D打印机网络、创造吧网站、第三维商城以及3D模型搜索‘搜3D’等一系列软硬件平台组成。”李双双拿出手机,打开创造吧网站给记者看,“这些都是我们设计开发的,我们有好几个团队在共同完成这个产业链条上的东西”。
    “我很快就要去一趟东莞,看看那边的加工企业情况,去看看市场情况。”在李双双看来,要把3D打印机推向市场,光在实验室里坐着是不够的,必须走出去。
    《中国科学报》 (2013-08-27 第1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