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传播 > 科普文章

科普文章

细数人类身上的无用器官

  • 发表日期:2005-02-28 【 【打印】【关闭】
  •                                         细数人类身上的无用器官 

                                                             [美]塞利姆 文 潘凡达 译编

      达尔文在《人的由来》一书中就大致鉴别出十多个无用的人体器官,包括体毛、智牙和尾骨。达尔文以尾骨区等身体多余器官证明人不是来自神,而是源于长着尾巴的动物。其实我们人体中的无用器官比达尔文所列的要多的多。其中有些是人类祖先所具有,但正在消失的残留物。比如在四肢行走和攀树时很有用的肌肉现在都以萎缩的状态存在人体中。有些是在人类性发育过程中固有自然物的附产品,比如,男性的乳头,和潜藏在女性卵巢后方的退化器官———输精管。还有些器官已经明显地失去了功能,但还是顽固地长在人体上,它的继续存在就是因为还没有让它退出基因库的充分理由。试问不长小脚趾有什么影响?

      在达尔文逝世125年后的今天,科学家们仍不能完全解释这样的问题,即:为什么一些解剖学特征仍保留在人类的基因库中,而另一些则消失殆尽?当代基因组学研究揭示出人类的DNA仍携带着一些基因碎片,它们对应于一些似乎还有用的器官,比如极其灵敏的气味受体和使自体能制造维生素C的酶。这些器官在人体中的作用已经退化。

      1901年,牙科医生M·克里尔在《面部内解剖学》一书中展示了头颅切面图。图中所示鼻窦对人类祖先非常重要,高度灵敏的嗅觉有助于生存。但如今这个空腔储存着带菌粘液给我们带来极大的麻烦。或许它能减轻脑袋重量,或给吸入的空气加温添湿?智牙,也称“尽头牙”。早期人类需要咀嚼大量的草根树叶,以获取足够的热卡值来维持生命,因此长出新的臼牙是有益的。一般人在18-22岁长出,也有人终生不长。大约5%的人长出健康的第三臼牙。位于鼻中隔两侧的小凹陷内的犁鼻器官是失去功能的化学物质感受器。我们的祖先依靠这些感受器具有敏锐的感知信息素能力。当代人的犁鼻器官已经退化。

      鸟类和哺乳动物的共同祖先都有一层保护眼睛的膜片,称为第三眼睑。它的作用是挡住或扫除尘屑。人类只在眼睛的内角落保留了细小的褶痕。由3块一组的肌肉构成的外附耳肌,使我们的祖先具有保持头不动而只动耳朵的能力,就像警觉的兔子和狗一样晃耳。至今我们仍保留了这组肌肉,这就是有些人能学会摆耳朵的原因,位于每只耳朵上方的皮肤小褶皱点——达尔文点能在某些现代人身上找到。人类祖先耳朵上方具有较大的聚音结构,有助于汇聚远处声音,现在的小褶皱点是其残留物。颈肋是一组颈部肋骨。它很可能源于爬行动物老化的残留物。现代人类中出现颈肋的概率为1%,它时常造成神经压痛和动脉疾病。如果人类仍然用四肢行走,这块肌肉是有用的。它位于肩下第一根骨与锁骨之间的锁,某些人有一块,少数人有两块,还有些人根本没有。

      掌肌,是一条从肘延伸至腕的窄长肌肉。11%的现代人群已失去了掌肌。它对于我们的祖先进行攀登和挂树动作十分重要。外科医生常用掌肌做肌肉重建手术。男性乳头是在胎儿的雄性激素造成性别差异之前形成的输乳汁管道。男性具有乳房组织,在受刺激后,也能产生乳汁。竖肌是一束平滑的肌肉纤维。动物用这束肌肉来使自己的体毛膨胀起来达到隔热或恫吓其它动物的目的。现在人类的体毛如眉毛可帮助保护眼睛阻止汗液进入眼睛,雄性面部毛须有助于性选择,但其他绝大部分体毛都没有什么功能。

      阑尾附系在大肠上的狭长肌肉管道。在人类以植物为主的时代,阑尾起到消化植物纤维素的作用,它还可产生一些白血球。由于易于繁殖细菌而引发炎症,每年有30万美国人患阑尾炎。人类最接近的亲戚黑猩猩和大猩猩都有对多出的肋骨,第13根肋骨。大多数人只有12对肋骨,但8%的成年人有多出的肋骨。蹠肌常常被医学院低年级学生误认为神经纤维。该肌肉对其他灵长类动物很有用,比如用脚抓树。有9%的人群失去了蹠肌。只有少数猿猴使用它们的全部脚趾来紧紧抓住树枝。而当人类直立行走时,主要是靠大脚趾来维持身体平衡,第5脚趾成为多余物。

      子宫是女性具有的生殖器官。男性子宫是发育不全的女性生殖器官的残留物,其位置紧靠男性的前列腺。女性在对应于男性长出输精管的部位长出的是卵巢冠。它是一束毫无用处盲孔细管,位置靠近卵巢。现代人中有多于20%的人失去了锥状肌,它是小块三角袋形肌肉,附着于骨上,很可能是有袋动物袋囊残留物。19世纪解剖学家G·多克莱伦收藏的男性盆骨标本中尾骨清晰可见。尾骨由3-5个椎骨组成。有极少数的婴儿出世时长有尾巴。有学者认为尾骨有助于盆骨的稳定,但手术切除不会对健康产生影响。

      (编辑:羚萱)

    (来源:http://cul.sina.com.cn/r/2005-02-28/112682.html